「左心耳封堵術」防中風 房顫患者減血栓上腦【譚冠昶醫生 | 心臟科專科】
心房顫動猶如「隱形炸彈」,患者即使心跳紊亂,卻因未必有特別症狀而不易被察覺,但中風危機會飆升五倍。有專家坦言,部分病人服藥後還未有效控制病情,甚或出現腸胃出血或腦出血風險,可考慮接受以微創進行的「左心耳封堵術」,以防止血塊由心臟流上腦部引發中風。隨著科技發展,這手術已毋須全身麻醉進行,且成功率高達九成九。
「如果有血壓高、糖尿病及年紀大,有心房顫動的風險會多五至六倍。」心臟科專科醫生譚冠昶解釋,隨著年紀增長,房顫之風險會增加,每十個75歲以上的長者中,就有一人患病。最常見的病因是心瓣疾病或冠心病,導致心臟功能衰退。
在心房顫動發生期間,心跳會時快時慢,影響心房收縮功能,當血液流入左心房時,容易積聚在「左心耳」位置,繼而形成血塊。他指出,心房結構比較光滑,不易有血塊堆積,但左心耳內多坑紋,「坑紋像容易積藏垃圾的皺褶,逾九成血塊也積在左心耳。」
「當心臟亂跳,左心耳的一些血栓會脫落,栓子會經心房去左心室,再上到腦部。」譚醫生說,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醫學界發現左心耳沒特別功能,卻有血栓積聚及脫落的風險,故循著封閉左心耳出口之方向研究,以減低血栓上腦及中風機會。
經過多年改進,終在2002年開始應用「左心耳封堵術」。手術以微創進行,醫生會透過大腿的靜脈血管,將像雨傘狀的封堵器送到左心房,用以堵塞左心耳的入口,避免血液停留在左心耳並凝固,手術過程大約一小時。
他續稱,自2019年引入港澳地區的新式封堵器,安全性更高,形狀亦更脗合左心耳,研究顯示,成功率達99%,可以完全封著左心耳。而患者在術後大約45天,封堵器會增生一層表皮組織,即「內皮化」,病人其後不用再服抗凝血藥物,只需繼續服用亞士匹靈。
事實上,目前心房顫動的第一線治療,仍是俗稱「薄血丸」的抗凝血藥,以減低血栓形成及中風機會。但譚醫生不諱言,研究顯示用藥除有依從性問題,有病人會忘記服藥,部分人亦受副作用影響:「對於長者,用藥久了,會容易出血,形成瘀斑,腸胃出血是較常見的併發症,如藥物過量,甚至可以增加腦出血風險。」
他直言,若病人出血風險較高,用藥後出現瘀斑、腸胃出血,很適合接受左心耳封堵術,因手術後可以停用抗凝血藥。由於較年長的房顫患者,出現中風的機會較高,也適合這種相當安全的封堵術,他去年就曾為一位年逾92歲的婆婆進行封堵術。
近年,左心耳封堵術已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並配合心腔內超聲波檢查進行,使手術安全進一步提升。常見的併發症主要有手術部位血管損傷及心包積液等,可是,對於二尖瓣重度狹窄、心功能過低的病人,機械性心臟瓣膜手術後病人不適宜接受相關手術。
「病人不用太擔心。」譚醫生強調,醫生會因應房顫患者的情況,建議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未雨綢繆預防出血及中風。
譚冠昶醫生 | 心臟科專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