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檢查 不可不知的趨勢 [高耀鈞醫生 心臟專科醫生]
什麼是心電圖?
心臟的跳動會維持一種頻率,當身體活動的的時候心跳會加快,而休息的時候心跳會變慢。心臟裡面有很多微細的電線,通過電流指揮心跳的頻率,而心電圖通過偵測這些電流的走向來檢查心臟跳動的情況。在醫院及診所最常見的就是「十二線心電圖」,它會產生十二個電流圖型,讓醫護人員可從不同角度觀察心臟的電流的變化,從而推測病患有機會罹患的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冠動脈不全、電解質代謝失衡、心房或心室肥大症等。
怎樣做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的檢查很簡單,只要在皮膚上貼偵測電流的貼片(一般在胸口、手和腿上)即可。
什麼時候要做心電圖?
大部分做心電圖的人士都是因為身體不適(胸口悶、心悸等)或擔心自己心臟有毛病(如糖尿病、血壓高或膽固醇高的患者,或有家族病史等)。
高醫生就建議每一位人士都可以在定期的身體檢查中加入心電圖檢查,特別是三高的患者或有家族病史人士,這樣就可以監控心臟的變化與心臟猝死的風險。
市面上有很多檢查心率的裝置,可以使用嗎?
心率裝置近年變的越來越趨普及化,大眾買得到一般是通過手機並用手指壓在裝置上就可以做心電圖檢查的裝置,非常便利。這些裝置所偵測的通常是從右手到左手角度的電流,是剛剛提到的十二個電流圖型的其中一個圖形,其圖形可以簡單看出使用者的心跳次數與有沒有心律不整的現象。因為很輕便,所以適合懷疑有「陣發性」心律不整的人士隨身攜帶並在不舒服的一刻立即進行測試。
這種裝置的限制在於相比診所的「十二線心電圖」資訊會比較少,另外如果患者的不適會造成暈眩的時候就沒辦法做記錄(因昏倒時使用者無法操作裝置)。
在診所做的心電圖都正常,但不舒服或暈眩的情況持續發生,這時候該怎麼辦?
要找出陣發性的「心率不整」就有如貓捉老鼠一樣,所以如果心率不整沒有在診所檢查時發生就不會被發現。這時候醫生可能會讓病患配戴「動態心電圖監測儀」或「植入式監測儀」做比較長時間的連續性心電圖監測。
動態心電圖監測儀
這種監測儀配戴時需要貼在使用者的皮膚上一段時間,以往可能只能貼24-72小時,使用者也沒有辦法洗澡;現在新式的監測儀一般體積比較小,連續記錄的時間可達兩週,使用者也可以照常淋浴,所以對於日常作息的影響較少。
植入式監測儀
這種監測儀可以連續記錄2-3年的時間,大大提升了記錄到陣發性心率不整的機會,也可以達到長期監測心率變化的效果。植入式監測儀需要病患進行局部麻醉的手術把像晶片一樣的監測儀植入在病人胸口的皮膚下,手術需時約10分鐘。
高耀鈞醫生
心臟專科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