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球暖化致腎石患者趨增 延誤治療憂破壞腎功能 【羅克強醫生 | 聖保祿醫院泌尿外科專科】

世界各地氣溫屢創新高,有泌尿科專家直言,過去數十年「腎結石」的發病率愈來愈高,與全球暖化關係密切。同時,昔日腎石病人多為中年男士,如今女患者比例亦見升勢。他提醒市民,若突然腰背痛、甚至排血尿,要盡早求診,延誤治療腎石或會誘發腎衰竭。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羅克強接受訪問時表示,引致腎結石的最關鍵因素,是體內尿液的濃度過高,形成結晶體。由於輸尿管是泌尿系統內最狹窄的管道,平均闊度只有大約是四毫米,若直徑小於四毫米的結晶體掉進輸尿管,八成或以上機會可經尿液自然排出體外。


但隨著結晶體留在腎臟的時間愈長,會慢慢積聚,變成愈大顆的腎石。他解釋:「像石膏倒模,腎結構有很多分支,形成像『鹿角』的結石。」一旦腎石增大,排走機會就減低,若結晶體大於六毫米,自然排出之機會跌至三成。


「因為病徵不明顯,腎石可以愈積愈大,導致發炎,甚至有病人發現結石時,腎功能已完全喪失,到了要切除腎臟的地步。」羅醫生說。


他不諱言,環境因素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天氣熱,流汗多,但補充水分不足,飲水不夠,就會尿濃度高。」過去數十年全球暖化,結石的病發率由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百分之三、四,攀升至2000年的百分之七、八,預期未來會增至百分至十以上。


傳統上,患腎結石的病人是中年人,病發高峰期是四十歲左右,男女比例是三比一。但他指出,男女患者比例之差距正在收窄,皆因現今男女的工作模式已差別不大,同樣會戶外工作,攝取紅肉及蛋白質的機會也相若,男女出現尿酸性結石之風險未必有明顯分別。


要及早察覺腎結石,羅醫生強調,最常見的兩大病徵是急性腎絞痛及小便帶血。由於病人受腎石影響,疼痛會反射至背部,八成患者出現突發性、無先兆的腰背痛。同時,當腎石移動時,有機會弄傷泌尿系統包括輸尿管的黏膜,導致近兩成病人會排出血尿。


他續稱:「當腎石掉進輸尿管末端,有時會造成滋擾性的徵狀,像尿道發炎、常尿急、小便頻密等,男士也可能出現非典型病徵,痛楚反射至睪丸,誤以為是睪丸發炎或創傷。」


在治療方面,最有效方法是多喝水,令細小結晶體自行排出,也可配合令輸尿管放鬆,增加排走腎石之機會。羅醫生強調,若情況較複雜,外科醫生可使用「衝激波」穿透身體打碎腎石;其次是以內窺鏡經尿道、膀胱及輸尿管取走腎石,甚至採用「穿皮腎」技術,在腰背進行穿刺,並擴張為人工隧道,再放入內窺鏡以超聲波或激光擊碎腎石。


預防勝於治療,羅醫生呼籲市民要飲足夠清水,使每天之排尿量達到兩公升,但要注意減少喝茶,因茶類含大量草酸,乃腎石其中一種主要成分;日常且要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

羅克強醫生 | 聖保祿醫院泌尿外科專科

​關於我們

香港醫療站的創主是希望建立一個全新的網上平台,為香港市民提供最新最全面的醫學資訊。

 HKMED
  • Facebook Basic Black
  • Black Instagram Icon
  • Black Twitter Icon

Join our mailing list

Never miss an update

bottom of page